众所周知伦敦时装周生于变革勃发的年代,耳朵后面有反骨,注定是要闯在规矩之前的。因袭的声名之外,伦敦时装周依然是新人、新事、新创意的沃土。

  在疫情长久的搓磨之下,时装周上的作品呈现出背向而行的趋势,一边是对未来的狂热想象和新技术积极探索,另一端则是对黄金时代的无尽追思和重新演绎,然而无论迈向哪边都伴随着可持续和环境保护的大前提。而 2022 秋冬伦敦时装周将技术、文化、工艺和社会观点共冶一炉,擦糊了商业与艺术之间那条线,伦敦依然是那个迸发无尽想象的创意之城。

  元宇宙才露尖尖角,早有NFT立上头。即使相比纽约,伦敦在数字方面没有过于急切的迈步,但 Roksanda 与 IODF 和 C learpay 合作将秀款衣服转制成可供发售的 NFT 时装产品依旧证明了在伦敦时装周在数字化的道路上不遑多让。Bissoli Ruben 创建的 8IGB metatopia 尝试将服装置于虚拟社区中,希望构建出更完整意义上的时装元宇宙。正如英国时装协会首席执行官 Caroline Rush 所介绍的,数字中心正在成为伦敦时装周发展的重点,今年有 66 场数字活动在 LFW 数字中心举行,其中包括 Toga、Jens Laugesen、Vivienne Westwood 此类大众熟知设计品牌的数字大秀。

Vivienne Westwood 2022 秋冬系列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呈现方式已经变得越来越主流,真实面料与物理上的在场的亲密与打破空间的自由相结合,将以寻常的姿态融入时装的展示形式中去。

  数字狂热的背面是对经典的回溯,真实蓬勃,触听可见的经典永远是生发创意的福地。伦敦丰厚的文化和矜持的工匠精神在伦敦时装周和年轻的创意融混起来,催生了有着带着经典面相的新设计。

Jens Laugesen 2022 秋冬系列

  其中萨维尔街作为伦敦工匠精神的北极星承载着一部分伦敦的灵魂,第一位黑人裁缝 Ozwald Boateng 12 年后回归,2019 年建立的第一间女装裁缝店 Banshee of Savile Row 为传统注入新的血脉。Simone Rocha 讲一出关于爱、嫉妒和诅咒的爱尔兰神话故事、25 岁的设计师 Harris Reed 在威斯敏斯耶大教堂举办大秀,巴洛克建筑里装着性别流动的盛筵,Bora Aksu 把地点放在伦敦南部的教堂,模特儿们穿着繁复又童趣的裙子穿梭在祭坛之上,属于旧日古典的厚和属于先锋探索的灵融在一起,建构成了属于伦敦的特别模样。Molly Goddard 将传统的费尔岛针织套头衫搭配标志性的蓬裙厚底鞋,有一种回到童年市集的亲密感觉。

Molly Goddard 2022 秋冬系列

  而 Richard Quinn 是社交网络上的明星,他的设计精美、戏谑又有些似曾相识,他把管弦乐团搬到秀场中演绎 Olivia Rodrigo,Lila Moss 捧着花走在红毯。时装可以是又新又旧,又热辣又冷静的,毕竟从来没有人能真正拒绝一段深沉的历史和一曲愉悦的歌。

Richard Quinn 2022 秋冬系列

  社交限制的取消让我们重新感受亲密,肌肤相亲的渴盼藏在性感的设计表达中。来自伦敦南部的设计师 Supriya Lele 以一种锋利叛逆的方式展现身体,像在排练一场狂欢派对。Christopher Kane 则用绑带,皮质等元素把恋物癖表达为一种怪奇的优雅。LVMH 大奖得主 Nensi Dojaka 以内衣为灵感做出了一个诱人的冬季衣橱,英国男装设计师 Steven Stokey-Daley 在本季更加大胆,皮质背心和超短裤给“少即是多”的趣味增加了另一层解释。性感元素集结为一股力量也像是对数字概念蔓延的反照。在虚幻的代码里,倾倒的世界中要如何感受真实。即使数字和现实必将成为常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里,但只有在触摸到肌肤血肉后才能带来心头真实的颤动。少即是多就是布料越少,真实越多。

Nensi Dojaka 2022 秋冬系列

  在本季伦敦时装周,中国设计师同样大放异彩。本次时装周共有14名华人设计师参与,其中不乏从伦敦毕业的学子,每年带着荣归故里的意味在此相聚。Yuhan Wang 用印花、针织和皮毛展示她的女性美学,顺便也把自己的小猫 Misty 送上 T 台。

Yuhan Wang 2022 秋冬系列

  Pronounce 浓郁古朴的色调和毛织挂毯传递着一种走下去的勇气。不过中国设计师只是伦敦多样性的一片缩影,年轻设计师 Saul Nash 以母亲的故乡 Guyana 国旗作为灵感。迈阿密长大的瑞典马来西亚混血的设计师 Azura Lovisa 为国际身份设计,让种族、性别甚至季节性都消失在设计中。伦敦时装周显然是新概念最合适的试炼场。

Pronounce 2022 秋冬系列

  同时,伦敦时装周也以它极强的包容力让不同的设计师在此宣讲自己对于社会议题、对于时尚产业、对于人类未来,对于艺术哲学,甚至是政治现状等的思考和反思。这应该是伦敦最得意的地方,它并未失去借由时装建立话语权的动力。

  Burberry、Victoria Beckham 和 JW Anderson 等这些大牌的缺席没有让伦敦时装周失去定海神针般的慌乱,反而给新一批的设计师留足了自我展示的空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即便榆柳不再,桃李依然争春。

  Machine-A 的创始人 stavros karelis 说伦敦时装周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感受这些新鲜的的令人惊叹的年轻创意力量相聚于此各显神通,对先锋创意的包容和对社会议题的迅速反应是伦敦时装周立于不败的脊骨。即使时装周不再像旧时传统那般盛繁,但伦敦时装周总用自己接受放肆创意和容忍有趣角色的朋克精神在时装大世界留存一隅。WWD

  撰文 Dou Dou

  编辑 Nion

  图片来源 网络